返回首页
——访本会驻会副会长 赵小华

她曾落户鄱阳,兵团六年带给她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初步定型;她曾扎根江西,凭着勤奋和努力成为多个岗位的先锋模范;与江西朝夕相伴的九年时光,她永生难忘;在赣鄱挥洒汗水的三千日夜,她一生无悔。她在江西成长、成熟,又用一生的行动反哺着第二故乡的发展,她就是本会驻会副会长赵小华。

来源:2013年《桥》刊第一期   作者:陈国群   设计制作:小凤

“四十多年过去了,那段时光我又怎能忘怀呢!一群热血青年泪别都市,告别父母,开启了一段完全陌生的生命旅程。我们经历了风霜雨雪建功立业,我们饱尝了辛酸苦辣五味人生,在鄱阳湖畔的神奇土地上,我们拼搏、播种、收获、重生,我们的青春燃起了永不熄灭的“红土情”!

聊起知青往事,赵小华的思绪再次回到了四十年前。s

1970年5月4日,不满17岁的赵小华和所有同行的知识青年一样,怀着“大有可为”的梦想和“战天斗地”的决心,在兴奋和不舍中离开了熟悉的城市,来到了陌生未知的江西鄱阳。

“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西生产建设兵团三团十一连所在的朱湖农场,我在那里度过了插队的第一个三年。”从农业连到工业连,从文书再到武装连战士,她用勤劳和汗水记录着青春的无悔脚步。赵小华说:“那时候年纪轻,不服输,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想做到最好。”插秧、割稻,她的劳动技能和农场老手不相上下;挖泥、挑堤,两百斤一挑的担子她甚至比男知青更能吃苦;站岗、打枪,她和兵团服役军人一样严谨认真。“最苦的就是夏天割稻,七八月的江西烈日当头,赤着脚站在水稻田里,脚在水里是凉的,小腿在水面是烫的,脸和背在烈日的炙烤下汗水涟涟。”回忆农场三年,赵小华感慨道:“严格的军事化管理给了我们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首次定型,高强度的劳动锻炼则培养了我们这一代人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精神。”

由于表现优异,1973年赵小华被上调至景德镇浮南瓷土矿,成为一名机关打字员。这是一份完全陌生的工作,“啪啪”的打字声,又伴随着她度过了三个寒暑春秋。然而这份“打字”工作并不轻松!当时使用的铅字打印机,分为机身、字盘和蜡纸鼓三部分。打字时需要左右开弓:左手操作字盘手柄,右手捏紧“拾字键”,将3000多个常用汉字从字盘上拎起,放到正确的位置进行敲打。不仅要准确无误的记住每个汉字的位置,还要保证敲打的力度恰到好处。常常一天下来,赵小华打字的整个手臂都肿得无法动弹。就是在那样老套、繁重的工作中,她时常还要帮单位的广播员、话务员顶班。“因为工作难度和工作强度的差别,我能给别人顶班,别人却无法帮我代班,这是一种磨砺,但更是在不同工作岗位的锻炼!”赵小华回忆说。

1976年,赵小华结束了自己的知青生活,进入江西省邮电管理局物资供应公司参加工作。1979年6月,江西省人民政府驻沪办事处恢复成立,自此直至2011年底正式退休离职,赵小华在推动沪赣合作和江西发展的最前沿整整工作了32年。在这期间,她还通过八年不间断自学,顺利拿到了大专文凭和会计上岗证书。

四十年岁月弹指而过,如今重拾渐渐淡出的青春回忆,赵小华从容说到:“岁月荏苒,知青终将淡出历史舞台,但我相信,这个特殊年代造就的特殊群体,终将被永远铭记于历史长河。”我们也看到,这位直率、热情、尽责的江西老知青,也一直在为助推第二故乡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余热,奉献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