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会的工作,在忙我们也应该支持。”与邵美娟的一席交谈,她的热情和亲切给《桥》刊记者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邵美娟是上海六九届知青,1970年5月,她背上了行装跨上时代列车,奔赴红色圣地江西井冈山下,成为江西生产建设兵团七团八连的一名战士。在邵美娟的回忆中,在兵团的生活和工作条件非常艰苦,她们睡的是通铺,点的是煤油灯,吃的顿顿是蔬菜,一月难见二次肉食。每天出工劳动就是干农活,除了种水稻、棉花、花生等,还要经常挑鹅卵石修路、修田埂,每担要过称。“记得第一次挑了15斤,一上午挑了三四趟,来回5里多地,几天下来,肩膀又红又肿,连长说这是磨练我们的意志。”邵美娟回忆道。
在兵团的第二年,邵美娟被调到三营营部做财务工作,在地方干部和南昌银校和商校的老兵带领帮助下,她边做边学,通过努力学习刻苦实践,拿到了助理会计师证。80年代中期,邵美娟考入北京高校财务专业学习,之后调入江西萍乡市体育局工作,担任科员、副主任、办公室主任等职。
1998年6月,因工作需要,邵美娟调任上海萍乡市政府驻沪联络处主任。“刚到联络处时,条件十分简陋,仅二套二居室百余平米的老居民区内办公,水泥地,破旧的办公桌椅,最值钱的是一台彩电和三把吊扇,每天挤公交上下班。”初到上海,邵美娟和办事处的同事们首先要面对经费不足的困难。那时候,联络处每年经费不足5万元,除了要发6个人的工资,还要支付各种日常费用,帐面上往往就剩下几千元钱。面对存在的困难与问题,邵美娟没有退却,她团结所有同志,尽最大努力克服了困难,并在最短时间内解决了问题。
在沪工作期间,邵美娟始终不忘上海各界和江西省驻沪办、省促进会、江西各界领导和各部门,在她遇到困难时给予的帮助,在她遇到问题时给予的支持。“是他们给我鼓舞和力量,我倍加珍惜。”15年来,邵美娟认真履责,为促进沪、萍二地的交流做桥梁,为萍乡的对外宣传和经济合作、招商引资等做出了不俗的成绩。在此期间,通过邵美娟的沟通运作,萍乡市与上海市闵行区、杨浦区、长宁区、静安区、卢湾区、锦江(国际)集团、五丰上食等单位全面建立了经济、文化合作友好协议,并与上海交大、上海图书馆、上海医学界等建立了科技友好协议、合作协议等。
辛勤耕耘,硕果累累。15年间,邵美娟和联络处的同事们共计为萍招商引资项目108项,资金近14亿元;在她们的积极联系和沟通下,上海教育基金会、上海隆波公司在萍援建6所希望小学,资金达520万元,援助萍乡地区的电脑、图书、教学仪器等价值60余万元,并每年为安源希望小学支助奖学金5万元;
积极培养年青干部是邵美娟驻沪工作一项重要内容。多年来,她为萍乡乡镇干部和市基层干部来上海区县挂职培训干部60多名,为新提拔领导干部及新闻发言人学习培训300余人次,并提拔了三名副县级、三名正科、四名副科级干部,一名高级技工,为联络处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为工作成绩突出,邵美娟先后被江西省政府驻沪办、上海市政府合作办、萍乡市政府分别授予她和联络处“江西省‘四个对接’工作先进单位”、“综合考核为优秀个人”、连续五年被评为“省优秀党员”、“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中成绩突出奖”、“萍乡市招商引资先进单位”等殊荣。关于已经取得的荣誉,邵美娟谦虚地说:“成绩属于大家,荣誉代表过去,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会一如既往地做好各项基本工作,为萍乡和江西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