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促进会去年举办的“上海各界赴宜行”活动中,宜春市驻沪联络处主任朱江萍从活动前期的组织、筹划,到行程中各项事宜的安排和协调,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此次《桥》刊策划“可爱赣人,巾帼风采”专题,这位美丽又不乏干练的联络处主任自然再次进入了我们的视线。
临危受命,从了解和学习入手工作
朱江萍接手宜春市驻沪联络处的工作可谓是临危受命。2007年,前主任的生病调离让宜春驻沪联络处的工作一度陷入了断档停滞的尴尬境地。因这一岗位的特殊性质,既要求熟悉宜春、上海两地的情况,又需要十分突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时任宜春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助理分工负责上海驻点招商,又曾经有过驻京办工作经历的朱江萍就被领导指派接手上海联络处工作。然而,当时她面临的工作局面并不乐观。“既没有承上启下的交接过渡,此前也没有与之类似的工作经验,甚至连个助手都没有”,孤军奋战的朱江萍在深知责任重大的同时,也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没有工作交接,朱江萍找出了联络处存档的所有文件和材料,一页页的读,一页页的记,逐渐掌握了宜春市和下属区县驻沪的工作开展情况;没有工作经验,她就向省驻沪办、兄弟联络处的同事们虚心求教,结合九江、赣州等地驻沪联络处的成功经验和宜春发展的具体市情,朱江萍慢慢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宜春驻沪工作的新路子。
围炉取暖,探寻商会发展新模式
掌舵联络处6年来,朱江萍从基层区县的在沪工作做起,自2008年11月丰城联谊会的正式成立开始,她相继指导和帮助7个下辖区县完成了各自联谊会的组建,而上高、铜鼓和靖安联谊会的成立也已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由联络处牵头,联动下辖成立和即将成立的十个区县级联谊会,再加上宜春工委高安纸箱行业联谊会等单位,大家轮流做东,在促进宜春在沪各界人士情感交流的同时,也进一步激活了各单位优势互补、共促共赢的活力。朱江萍目前已把成立以各区县联谊会为基础的"上海宜春商会"提上了日程。她说:“以前那种靠收会费维持商会运行的模式,早已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更难以满足会员单位对于商会服务的需要,宜春商会成立后会将会员的资源、力量、资金有机结合起来,在发展过程中吸纳各种人才,拓展人脉,实现信息共享,在整合资源的过程中,推行‘以商养会’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以水为媒,全面促进家乡发展
“身在上海,根植家乡”,坚持广泛联系聚资源、推荐项目谋合作、跟踪信息不放松、广辟渠道求实效,朱江萍的驻沪工作取得了诸多可喜的成绩。她提出“以水为媒、以景为介”,在铁道部、江西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和宜春市驻沪联络处的共同推动下,一条由上海直达宜春的旅游线路2008年正式开通,在各方努力下,仅2012年就开通了7趟明月山旅游专列,蛇年的首趟上海明月山旅游专列也于3月9日抵达宜春。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更为宜春旅游地产的崛起注入了全新动力,推动了沪宜两地的合作交流。在朱江萍和宜春驻沪联络处及相关部门的推介、联络下,斯米克瓷砖、红星美凯龙、旺旺集团、耐克集团、海佳中日电器、耀江集团、锦江集团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优质企业相继落户宜春及所属区县,联络处的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近日,朱江萍同志全程陪同省人大副主任、宜春市委书记谢亦森同志及相关部门同志专程拜访华东民航局商谈明月山机场航线问题,相信无需太久,宜春的运力规模就会迈上新的历史台阶,宜春的发展也将迎来航空、高铁时代的来临。
“宜春驻沪联络处是宜春、上海交流合作的服务站,优质的服务体现了我们意义和价值。”朱江萍笑着说:“伴随着宜春交通运输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宜春已进入了航空高铁时代,宜、沪两地的联系定会越来越紧密、越来越频繁!”愿做一红娘,无悔献青春,朱江萍继续走在了服务家乡、服务驻地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