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访上海市闸北区政协秘书长 刘尚宝

“学习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和追求,我们总是在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不断提高专业素质上提升自己,学无涯,思无境,对我来说,学习是一个终生的课题。”在《桥》刊采访上海市闸北区政协秘书长刘尚宝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他勤奋不止的学习足迹,还有他内心深处对学习的一生热爱和追求。

来源:2013年第一期《桥》刊   作者:胡 彬   设计制作:小凤

全乡第一个市重点学生

1975年,刘尚宝出生在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亲是当地民办小学的校长,母亲则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自幼家境清贫,在刘尚宝的记忆中,全家人在欠收年份甚至经历了一段“连饭都吃不饱”的日子。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生长在田间塘头的刘尚宝从小就特别懂事,他知道生活的不易,更能体谅父母的难处。虽然年纪小,但不管是插秧、割稻,还是犁田、挑担,只要是自己能做的农活,他都一定会帮着父母承担。苦劳之事则争先,艰苦的环境磨练了刘尚宝勒奋、刻苦的意志。

在采访中,刘尚宝不止一次提到了自己的父亲。说起这位“全村人的启蒙老师”,我们能感受到刘尚宝自然流露的尊敬。在他看来,是父亲的启蒙教育改变了自己一生的轨迹。刘尚宝说:“父亲默默无闻地做了一辈子的乡村校长,虽然待遇微薄,但他从不后悔,也没有一句怨言。父亲常教育我要刻苦读书,奋发向上。在父亲的身上,我所领悟的不仅是知识对于人生的重要性,还有他默默付出、甘愿奉献的无私情怀。”在父亲的影响和引导下,刘尚宝从小就养成了独立生活、独立学习的能力。五年级开始住校,每周一瓶梅干菜或萝卜干陪伴他度过了整个初中生活。生活虽苦,但刘尚宝学习的热情丝毫不减,他时常分阶段地为自己制定目标,并坚持不懈地为之付出。有志者,事竟成,刘尚宝成了全乡第一个考上省重点永丰中学的学生。

从倒数第一到顺数第一

进入高中,来到县城,刘尚宝却经历了一段”完全不适应“的日子。”原来,城里的孩子视野开阔,而一直在农村生活的刘尚宝却只能接触到课本知识,知识面较窄,不要说大量的课外阅读,他那时候甚至连《红楼梦》都不知道。由于基础相对较差,高中的第一个学期,刘尚宝的成绩列在了班级倒数第一。面对这个”尴尬“的结果,骨子里有着一股不服输、不低头韧劲的刘尚宝没有气馁,他用行动和努力证明了天道酬勤。

接下来的日子里,刘尚宝对自己”发起了狠“:每天早起晚睡,甚至包括周末在内也很少有停下来的时候。腊月寒冬,不管多冷,他都第一个坐在教室温习功课;夏日深夜,无论是酷暑还是蚊虫,都没有改变他对学习的专注;有时,寝室熄灯了,他还一个人安静地在楼道口路灯下看书。为了珍惜每一刻的学习时间,他甚至经常在去吃饭的路上,边走路,边看书。学习不是蛮干,在坚持刻苦用功的同时,刘尚宝也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之后,刘尚宝从班级的倒数第一跃居顺数第一。刘尚宝说:“农村学生不比城里学生差,只要肯学、会学、用心学,大家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从那以后,刘尚宝的成绩始终名列班级第一或第二,并能年年获得学校的励志奖学金。高考时,他以全市第二、全省第八的骄人成绩进入南昌大学中文系,并成了当年南大的最高分。

学习是结缘政协的“红娘”

从高中到大学,学习环境的改变没有让刘尚宝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从进大学的那一刻起,他就做出了继续考研的决定。大学里,他担任过班里的学习委员和班长,除了在各种活动中锻炼组织协调能力,刘尚宝的学习成绩也始终列在全班第一,他还几乎拿遍了学校所有的奖学金。大学四年他通过勤工俭学甚至没花过家里一分钱。毕业时,凭借在学校的优异表现,刘尚宝获得了直接保送本校研究生的资格;同时,他还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到了在省交通厅工作的机会。但对自己专业素养有着更高要求的他最后还是选择了报考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生,并成了我国著名语言学家何伟渔教授的关门弟子。研究生学习期间,刘尚宝是学生会的党支部书记,同时还获得了上海市优秀党员、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等诸多荣誉,他的毕业论文《汉语动量词的三个平面分析》更是被答辩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著名语言学家李玲璞教授肯定为“我所见过最优秀的硕士生论文”。

完成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人生的选择再次摆在了刘尚宝的面前,是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还是去上海教育出版社或上海外国语大学工作,刘尚宝又一次选择了对自我的突破。他参加了那一年上海公务员的考试,并以全市成绩第一名的成绩顺利进入上海市闸北区政协。他虽然是区政协第一个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工作人员,但始终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在不断的工作中学习着全新的知识和经验,也在出色完成各项工作的同时获得上级领导的不断肯定。

在采访中我们还得知,如今刘尚宝在担任着区政协秘书长的同时,也不忘为家乡的振兴发展尽自己的努力。为家乡修路、建学捐款出力,为家乡企业拓展市场牵线搭桥,为联系南大在沪校友反哺家乡出谋划策,刘尚宝虽然说的不多,但他一直在用行动支援着家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