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丁健院士的热情推荐下,记者再次走进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寻访这位多年来奋斗于神经疾系统病新药研究一线的江西籍药理专家——冯林音。在这里,冯林音主任不仅与我们分享了她丰富的科研故事和卓著的科研成果,也向记者道出了她内心深处的江西情缘。
是赣人也是知青
冯林音是土生土长的南昌人,从小就随父母在南昌学习生活。1975年,年仅17岁的她来到南昌县谭岗公社插队落户,并在这里度过了近年的知青生活。回忆三十多年前的知青经历,冯林音说:“那段艰苦的日子对我们来说其实是一种‘磨砺的财富’,我们与天地抗争,与命运搏斗,无论是团结互助共度难关,还是齐心协力争取进步,大家风雨同舟,患难与共,3年的插队教会了我适应求变、团结协作,更教会了我吃苦耐劳、自强不息。”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冯林音凭借来对知识的无限渴求和自身过人的勤奋,顺利考入江西医学院医疗系,并在这里完成了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因为成绩突出,1986年和1988年,她相继被聘为医学院解剖教研室的助教和讲师。
沪上求学谢恩师
医无止境,术当求精。在工作和科研中,冯林音越来越强烈的感受到知识的不足,1989年,她通过工作之余的刻苦学习,考入上海医科大学继续深造,并与1991年底顺利取得组织胚胎学博士学位。鉴于其在博士论文答辩阶段的精彩表现,冯林音被推荐进入中科院上海脑研究所,也正是在这里,冯林音结识了一位足以影响她此后数十年学术和科研生涯的人生导师——中科院院士、我国神经科学一代宗师张香桐。
说起恩师,作为张老关门弟子的冯林音,内心除了无限地缅怀,更多的是尊敬和感激:“万里归国、风雨归乡,老师的民族大爱让人震撼;终身求知、鞠躬尽瘁,老师的学术素养令人动容;淡泊名利、忠于科学,老师的崇高情怀使人受益;爱才若渴、儒雅从容,老师的授业风度让人难忘。”
孜孜求索出成绩
如今的冯林音担任着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工会主席,第二药理室的课题组长、研究院和主任,同时还兼任国家新药重点实验室的副主任。在科研方面,冯林音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等国家基础重大项目的研究;承担载人航天分项目,参与卫星搭载和“神舟二号”飞船生物学搭载研究;承担多项上海市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自然科学项目;在国际学术刊物PNAS、Nature Neurocience/JCB/JBC等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95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96年、99年两次获上海市政府津贴;2004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1999年被聘为自然科学基金委二审专家;2007年被聘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专家。1994年至今,冯林音先后指导博士后和研究生22人。
离乡千里外,恩情在心间。虽然所里的工作一直十分繁忙,但心怀感恩的冯林音始终没有忘记家乡的情谊。作为南昌大学上海校友会的的常务理事,她曾多次参与协会组织的重大活动,为支援江西的发展挥洒热量。就在不久前,冯林音还亲赴南昌,为促进江西医学院和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深度合作谋策出力。“但有一丝热,当报故乡恩”,这就是冯林音对家乡的殷殷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