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内容

举全市之力 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发力提速

 来源:互联网   录入时间:2016-7-8 6:59:00


  一个追求成为“全球城市”的上海,正试图以科技创新为支点绘就蓝图。

  2015年5月,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年多来,上海举全市之力,以市委书记韩正作为领导小组组长,在优化体制机制、吸引创新要素集聚等方面形成9个配套文件,实施了一批重大改革和建设,初步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

  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2015年,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达到历史最高的925亿元,占GDP比重为3.7%。这一比重很可能已超越创新大国德国,德国在2014年的社会研发总投入,接近占国内GDP的3%。

  此外,过去一年内,上海新增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家,发明专利申请量及授权量分别达到4.7万件和1.8万件,比上年增长20%和51.5%;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9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6倍。

  面对全球正在进入的“工业4.0时代”,科技创新势必成为群雄抢占的制高点,上海也不例外。韩正7月5日主持召开上海市推进科创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时强调,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战略,也是上海面向未来的根本举措和发展机遇。

  全市布局

  张江、紫竹、杨浦、漕河泾、嘉定、临港……在科创中心建设的布局下,上海已形成一批遍布全市、错位发展的科创集聚区。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正式批复《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张江地区成为国内首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建立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并推动设施建设与交叉前沿研究深度融合。

  张江是上海科技产业的一张重要“名片”,也被称为中国的“硅谷”,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技术、机器人、银行卡等产业领域早已形成集聚优势。

  在科创中心建设新一轮的带动下,张江再次成为上海乃至全国科创发展的最大亮点之一。目前,一批国家大科学装置、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外企研发中心等科技创新资源在张江加快集聚。

  为更好地服务社会创新机构,张江正在打造创意设计共性技术、高端集成电路晶圆测试、集成电路研发等6大重点技术服务平台,以及基因组测序、基因工程小鼠研发及供应、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等8大公共服务平台。

  据悉,上海部分重大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已逐步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完全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28纳米关键工艺,在建14/10纳米先导线,一年来为我国5家芯片制造和设计企业、15家设备和材料企业提供了先进技术转移和评价服务。

  此外,张江还全面启动了国际化创业体系建设,已引进Plug&Play、阿里云创客+基地、微软云暨移动应用平台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创业服务组织。

  除张江以外,上海其他的科创集聚区也呈现出百花齐放之态。

  例如,临港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引进了科大讯飞、寒武纪等一批人工智能和脑智科学项目,中德合作智能制造综合示范区也正在申报答辩。

  杨浦则依托高校优势,打造“万众创新示范区”,仅在杨浦一个区,就创设了20个科技园区,其中大学科技园区就有7家,同时形成政府引导基金、PE、VC、产业基金、上市辅导等多元化融资服务体系,杨浦一期政府引导基金2.4亿元母基金撬动社会投资达106.7亿元并实现逐步退出,二期3亿元也已实质性运作。

  目前,新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落户上海,高度集聚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初现雏形。光源二期可行性研究获批,超强超短激光装置、活细胞成像平台、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等3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分别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各1亿元资金支持;预计再用2至3年时间可建成具有世界领先水平、最为集聚的光子科学大设施群。同济大学成为海底长期科学观测网牵头建设单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创新资源在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集聚。

  改革红利

  不同于过去主要依托政策优势来吸引社会创新,上海在当前的科创中心建设过程中,明显将释放政府改革红利和市场化机制作为重要手段,确保创新创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科技成果转化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关键。去年,上海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实施意见》,加大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下放力度,对科技成果市场化定价机制和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做了明确规定,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目前,已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海事大学、华东理工、上理工、上海中医药大学以及中科院上海药物所、高研院等11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制度和流程。

  “松绑放权”取得了一批成功案例,上理工将太赫兹技术研究院的科研成果作价入股成立上海上理太赫兹科技有限公司,协议将该公司72%股权授予研发团队就是其中之一,印证了在上海,市场化的创新机制能够激发创新主体的积极性,推动科研成果由“纸”变“钱”。

  上海还积极促进技术类无形资产交易,建立市场化的国有技术类无形资产可协议转让制度。原上海技术交易所改制转企工作正分步实施,已明确转制路径、落实人员安置、制定《上海技术交易所筹建方案》,初步完成了与交易规则、交易产品、入场交易标的、可交易服务机构、交易系统有关的功能要素设计。

  不仅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上海2015年以来,还重点围绕投资、创新创业、生产经营、高技术服务等领域,分5批累计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等事项368项,为企业创新进一步扫除障碍。

  今年4月1日起,国务院批准在上海浦东新区启动“证照分离”改革试点,试点以来,业务受理量约8000余件,其中仅告知承诺即超过1300件,方便了企业办证。同时,围绕104个行业、领域、市场,制订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相关制度。

  为更好地激发社会创新活力,上海用无形却有力的市场之手,取代了重在卡住门槛的审批之手。

  今年6月,上海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成立,这是财政政策支持方式的一个重大创新。通过政策担保引导和风险分担,既把过去在各政府部门分散、交叉的各种财政资金集中起来,又可提高银行风险容忍度,更好发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的杠杆作用。

  今年4月,银监会、科技部、人民银行共同出台相关指导意见,支持部分银行开展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试点,全国仅有的10家试点中,上海就有上海银行、华瑞银行、浦发硅谷银行三家入选。

  允许银行为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科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解决了长期以来银行因为科创企业信贷风险与收益不对称而不敢投放信贷的矛盾,将显著扩大金融服务科创的覆盖面。

  此外,上海还多措并举,以市场化的激励方式鼓励科学创新。例如,加快实施股权奖励递延纳税政策试点,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转化科技成果给予个人的股权奖励,递延至取得股权分红或转让股权时纳税,使这些创新创业人员的切身利益与企业长期绩效密切捆绑;启动研究上海科研院所创新联盟建设方案,借鉴德国、日本相关成功经验做法,探索建立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共同参与的非营利性新型产业技术研发组织。

  环境优化

  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是建设科创中心的基础,为更好地集聚人才、留住人才,上海去年起发布了《关于服务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施更加开放的国内人才引进政策的实施办法》等一系列人才新政。

  数据显示,创新创业人才在上海得到了更大的青睐。截至今年6月底,居住证积分达到标准分值并审核通过的有4044人,其中创业人才156人,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96人,企业高级管理和科技技能人才3792人;居转户年限由7年缩短为5年并审核通过的有244人(正在审核的有320人),全部为企业科技技能人才;直接落户审核通过的有60人,其中企业高级管理和科技技能人才51人、企业家9人。

  同时,海外人才的引进政策也在不断放开。截至今年6月底,共受理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其家属申请永久居留503人,通过公安部审批的100余人,其中已经拿到证的53人;居留许可方面,共办理外国人居留许可申请5213证次,其中为96名外籍高层次人才办理了5年期工作类居留许可并加注“人才”;为21名外籍人才办理私人事务类居留许可并加注“创业”。

  此外,鼓励企业创新投入的制度环境也在不断优化。普惠性财税政策的激励效应明显发挥,带动了企业主体对创新投入的热情。

  2015年,上海继续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当年共计落实上年度加计扣除额335亿元,同比增长15%;受惠企业5852家,比上年增长20%。2015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89家,技术先进型企业18家,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企业已分别达到6071家和253家,落实高企、技先减免税金合计112.88亿元。去年5月至今年4月,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525项,涉及单位438家。2015年落实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财政专项资金70038万元。

  人才政策与市场激励的结合,使上海科研环境得到了进一步迸发。

  2015年,上海新增两院院士13人,两院院士总量达到172人(其中一人为两院院士)。自然科学基金计划、扬帆计划、启明星计划等资助经费均翻番,共资助扬帆计划150人、启明星计划100人、学科带头人47人、技术学科带头人53人。

  2015年,上海新增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家,累计达到44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累计超过60家;去年5月以来新增外资研发中心17家,截至今年5月底累计达到401家,数量居全国第一。


原文发布时间:2016-07-07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