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访景德镇市驻沪联络处副主任 江文华

在上海江西两地的合作交流中,有这样一位热心的使者值得我们关注,她生在婺源,长在上海,插队瓷都的五年是她奉献江西的起点;她连接沪赣,为江西服务的43载,她用青春书写平凡中的不凡。2012年,因在促进沪赣两地工作中的优异表现和突出成绩,她被授予江西省驻沪单位先进个人。本期《桥》刊走进景市驻沪联络处副主任江文华。

来源:2013年《桥》刊第一期   作者:陈国群   设计制作:小凤

与我们以往采访的知青群体略有不同,江文华生在江西,自小长在上海,而后又落户江西。1970年,为了响应“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年仅17岁的她离开了父母,来到位于九江市修水县的黄沙公社,开启了整整五年与天、地、自己搏斗的人生历程。

公社的生产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劳动,插秧、割稻、挑担子,知青们与当地老俵们一起披星戴月、早出晚归。高强度的农活对于初到农村的江文华无疑是个严峻的考验。江文华回忆说:“每年从4月1号开始插秧,初春的江西寒意逼人,而我们却要赤脚泡在冰冷的田水里劳动,那种劳累和辛苦不言而喻。不过最累的还是挑担子,130多斤重的稻谷压在肩上,一开始真的是‘寸步难行’,有一次我从田埂上摔下来,躺了好几慢慢恢复。”然而,再苦再难的生活也没有让江文华退缩半步,骨子里带着一股不服输精神的她最终挺了下来并渐渐适应了当地的生活。江文华说:“那些日子是一段永恒的回忆。我们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我们也经历了许多城市里无法经历的事。我们学会了种种农活,我们更在当地老俵身上学到了勤劳勇敢和坚韧不屈。”

说起故乡的恩情,江文华心存感激,她向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1970年6月23日,就在江文华刚到公社不久,在一次割完试验田的早稻后,她在来到河边清洗时,不慎跌落到了湍急的河水中。就在此时,路过的黄沙中学陈新华老师看到了这惊险的一幕,立刻跳入水中,救起了已经奄奄一息的江文华。因为过度的劳累和惊吓,江文华陷入了深深的昏迷中,当晚还发起了40多度的高烧。“当时公社非常重视我的病情,徐书记还亲自带着大家到医院来看我。在大家的关心和照顾下,我的身体慢慢康复。可以说,是第二故乡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一片真心换真情,多年来江文华对第二故乡也是饱含浓情,当年她还在插队时就曾为当地做了许多好事。一次,有位老俵在劳动时不小心刮破了小腿,“刮破的肉只和小腿连着一层皮,几乎要掉下来”,但由于当地医疗条件的匮乏和经济条件的落后,当时只能做简单的处理。可几天后,老俵的伤口开始严重腐烂,还伴随着全身的高烧。这时候,江文华及时给远在上海的父亲拍去了电报,让家里寄来了治伤的药品,她像对待自己的至亲一样,忍着口腐烂的恶臭,亲手为老俵清洗伤口和上药,直到老俵康复,这件事感动了当地的所有乡亲。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在插队期间,江文华还曾在父亲的嘱托下,为当地带来了优良的水稻种子,帮助当地的粮食产量实现年年递增。当时这件事得到了修水县领导的高度重视,他们还专程从四十多公里外的县城来看望这位“不一般的上海姑娘”。

因为表现优异,江文华先后被上调至公社农科所和眼镜厂工作,1975年,凭借自身的不断努力和公社上下的一致推荐,江文华于1975年结束知青生活并进入景德镇陶瓷学院读书,毕业后任职于民瓷厂学校担任语文教师。1988年,景德镇市驻沪联络处成立,自此,江文华在联络处24年的“双服务”工作拉开帷幕。充分发挥联络处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一方面,她以宣传瓷都景德镇、传播瓷都文化为己任,利用上海的国际化发展平台,泛联系上海市工经联、社科院和企业家群体,积极推介家乡的陶瓷、航空和旅游等项目,以实际行动为家乡发展拓展市场、增效加分;另一方面,她关心关注家乡困难群体,为许多家乡的困难家庭寻求帮助、四处奔走。为浮梁县一所小学争取到十万元资金修建校舍、操场;联络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师生到景德镇桃岭小学开展“三下乡”活动,捐赠学习用品和助学金;2012年7月,在得知一名乐平儿童遭遇严重车祸后,江文华当即与乐平市有关领导通报情况,并与上海市相关慈善机构和医院沟通协调,及时地解决了孩子的赴沪就医问题。

想群众之所忧,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需,虽年近六旬,但振兴江西、服务两地,是江文华一辈子都会做的事。